
加快“步伐”追趕輪胎業三巨人
歐洲的輪胎制造商國內集團越來越多地轉向驅動器、制動器、安全技術和信息技術。2012年國內集團受益于汽車技術部門,已經趕上了像博世這樣的行業巨頭。
傳感器的繁榮是國內集團打擊本土市場銷售危機的一個重要武器。同時,國內集團還希望加快傳統業務的“步伐”:該集團趕上全球輪胎業三巨人,普利司通、米其林和固特異的目標是其“2025戰略”的一部分,但先要戰勝即將到來的困難的一年。
國內集團首席執行官ElmarDegenhart預計,國內集團2012年全年的銷售額將增長至325億歐元,利潤占全部進款的份額將超過10%。盡管一些零部件emark認證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傳來壞消息,Degenhart仍不宣布其年度目標無效。
Degenhart的信心讓人吃驚,然而,直到第三季度結束,國內集團仍保持盈利。其利潤達到14.5億歐元,遠遠超過去年全年的12.42億歐元。國內集團在全球的近170000名雇員都希望該集團的順勢能夠多持續一段時間。
國內集團不僅在西歐和南歐遭遇困境,和許多競爭對手一樣,歐元區其他地方上下擺動的需求也困擾著該集團。德意志銀行研究所的行業分析師EricHeymann警告稱:“歐洲外圍向疲軟傾斜,因為人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負擔不起一輛新車。”
新車注冊量減少意味著訂單減少,然而,國內集團早就有來自其他州的強大支柱。國內集團近20%的銷售額來自于亞洲,Degenhart稱該地區是國內集團“強大的驅動”。此外,國內集團在墨西哥和北美也錄得良好業績。然而重要的市場依舊是德國和歐洲。
此外,國內集團還堅定不移地擴大其工廠網絡:在印度、馬來西亞、巴西、美國,尤其是中國都新建工廠。Degenhart表示到2025年要新建10座工廠。
為了應對部分市場下滑,國內集團也依賴于近來開發的產品領域。研究重點依舊放在電動汽車上,盡管預計中期內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機會相當少。
國內集團小型柴油發動機銷售停滯,與此同時,長期以來一直是“問題兒童”的Powertrain業務部門很快就將和其他部門一樣獲得利潤。
即使在傳統的輪胎業務上面,競爭也不間斷。全球領先的輪胎供應商普利司通首席執行官MasaakiTsuya希望在歐洲對抗國內集團。全球排名第二的米其林的目標是到2015年在其核心業務上錄得16億歐元到22億歐元直接的銷售額。據悉,米其林其他唯一的支柱業務就是旅游服務。此外,國內集團還必須留意固特異和韓國的上升企業韓泰輪胎E-mark認證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電動車3C認證詳解
- ECE認證 R28車輛喇叭法規詳解
- 汽車玻璃的DOT認證
- 歐洲兒童安全座椅標準ECE R 129法規解讀
- 工信部發布實施四項新能源汽車國家標準通知
- 汽車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應符合哪些要求?
- 摩托車頭盔ECE認證法規即將更新
- 中國汽車出口美國的優勢DOT認證到底何在?
- 歐盟或出臺更嚴格汽車檢測制度
- 英國脫歐,E-mark認證對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新機遇的重要性
您的瀏覽歷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