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國出口燈具質量問題頻現主要三大原因
隨著全球市場節能意識的不斷提高,節能燈、LED燈等低能耗燈具產品日益受到世界各國消費者的青睞。但在市場擴容的同時,全球市場對燈具等電器產品的質量要求也日趨嚴苛,我國出口燈具因質量安全隱患被國外官方通報的事件居高不下,對“中國制造”聲譽造成不利影響,亟需引起關注。我國出口燈具質量問題頻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:
一是不少企業缺少風險意識和自主設計能力。部分國外客戶對標準不熟悉,關注點集中在產品外觀和成本上,而忽視質量安全,提供的樣品導線過細等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現象屢有發生,而不少中小企業缺乏自主設計能力,盲目按照客戶樣品生產,為爭取訂單甚至違規使用各類認證標志,導致各種問題屢屢發生。
二是中小燈具企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。由于出口產品需要符合進口國的要求,而部分中小企業技術力量薄弱,對國外標準和法規的搜集能力和解讀能力有限,也缺少完善的自檢自控體系,不少產品出口前沒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必要的型式試驗和檢測,存在極大的質量隱患。
三是發達國家技術壁壘日趨嚴格。隨著LED市場的激增,發達國家正試圖利用其技術優勢和專利壟斷,不斷更新技術標準和法規以提高技術貿易壁壘。如芬蘭等國曾以產品不符合歐盟EN60968等標準為由判定我國出口的LED燈杯不合格。而歐洲知名認證公司對此類產品進行認證(E/e-mark認證)時多采用IEC62560標準,導致認證合格的產品仍存在通報風險。因此,企業對出口歐美燈具應按照“就高不就低”的原則從嚴選擇認證標準,避免因小失大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電動車3C認證詳解
- ECE認證 R28車輛喇叭法規詳解
- 汽車玻璃的DOT認證
- 歐洲兒童安全座椅標準ECE R 129法規解讀
- 工信部發布實施四項新能源汽車國家標準通知
- 汽車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應符合哪些要求?
- 摩托車頭盔ECE認證法規即將更新
- 中國汽車出口美國的優勢DOT認證到底何在?
- 歐盟或出臺更嚴格汽車檢測制度
- 英國脫歐,E-mark認證對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新機遇的重要性
您的瀏覽歷史
